博物通达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博物:能辨别许多事物;通达:明白人情事理。形容学识渊博,通晓事理。
出处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列东王杨蔡陈郑传赞》:“虽非正法,巨儒宿学,不能自解,博物通达之士也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bó wù tōng dá
注音ㄅㄛˊ ㄨˋ ㄊㄨㄥ ㄉㄚˊ
繁体博物通達
感情博物通达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知书达理。
近义词知书达理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攀龙附凤(意思解释)
- 迷而不反(意思解释)
- 众多非一(意思解释)
- 蠢蠢欲动(意思解释)
- 当机立断(意思解释)
- 流离转徙(意思解释)
- 倒冠落佩(意思解释)
- 稳操胜券(意思解释)
- 语不惊人(意思解释)
- 结驷连骑(意思解释)
- 纷乱如麻(意思解释)
- 春光明媚(意思解释)
- 扭直作曲(意思解释)
- 遗世绝俗(意思解释)
- 风情月意(意思解释)
- 恐后争先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受益匪浅(意思解释)
- 知往鉴今(意思解释)
- 稳如泰山(意思解释)
- 身败名裂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-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(意思解释)
- 精明强干(意思解释)
- 一览无余(意思解释)
- 举足轻重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经国之才(意思解释)
※ 博物通达的意思解释、博物通达是什么意思由普词查(pmcha.com)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扬眉吐气 | 扬眉:扬起眉头;吐气:吐出怨气、闷气。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;得意的神情。 |
开门见山 | 打开门就看见山。喻指说话作文;一开始就入正题;不绕弯子。 |
亭亭玉立 |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。亭亭:高耸直立的样子;玉立:比喻身材高而美丽。 |
七搭八扯 | 同“七搭八搭”。 |
鼻青脸肿 | 鼻子发青,脸都肿起来,形容被打得很惨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一寸光阴一寸金 | 一寸光阴:指日影移动一寸;形容很短的时间。形容时间的宝贵。 |
黑不溜秋 | 形容黑得很难看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倒裳索领 | 索:搜寻、寻求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。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。 |
兵微将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目无全牛 |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。 |
战战业业 | 戒慎畏惧貌。 |
胡支扯叶 | 见“胡枝扯叶”。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足衣足食 | 衣食丰足。指生活富裕。 |
败德辱行 | 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心小志大 | 办事小心,抱负远大。 |
鸡口牛后 |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黄钟毁弃 | 毁:毁坏;弃:抛弃;黄钟:古乐器;音调最为洪亮。黄钟被毁坏被抛弃。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。 |
伸手不见五指 | 形容光线非常暗,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。 |
拨乱济危 | 平定乱世,救济危难。亦作“拨乱济时”。 |
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 |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,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。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,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。 |
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息息相关 | 息:呼吸。呼吸也相互关连。形容非常密切。 |
适得其反 |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。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。 |
微故细过 | 细过:小的过失。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