荆棘铜驼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铜驼:铜制的骆驼,古代置于宫门外。形容国土沦陷后残破的景象。
出处《晋书 索靖传》:“靖有先识远量,知天下将乱,指铜驼叹曰:‘会见汝在荆棘中耳!’”
例子荆棘铜驼心上泪,觚棱金爵劫余灰。(清 黄遵宪《术闻》诗)
基础信息
拼音jīng jí tóng tuó
注音ㄐ一ㄥ ㄐ一ˊ ㄊㄨㄥˊ ㄊㄨㄛˊ
繁体荆棘銅駝
感情荆棘铜驼是中性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世乱荒凉。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安内攘外(意思解释)
- 披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忧喜交集(意思解释)
- 多多益善(意思解释)
- 处之泰然(意思解释)
- 掉以轻心(意思解释)
- 喜新厌旧(意思解释)
- 经纬天下(意思解释)
- 过而能改(意思解释)
- 性急口快(意思解释)
- 夷为平地(意思解释)
- 发号施令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婆婆妈妈(意思解释)
- 三三两两(意思解释)
- 指手划脚(意思解释)
- 休戚是同(意思解释)
- 各行各业(意思解释)
- 胜友如云(意思解释)
- 分门别类(意思解释)
- 读书种子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凌云之志(意思解释)
- 心小志大(意思解释)
- 河山之德(意思解释)
- 流风馀俗(意思解释)
- 湖海飘零(意思解释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释)
※ 荆棘铜驼的意思解释、荆棘铜驼是什么意思由普词查(pmcha.com)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个人主义 | 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。 |
梦幻泡影 | 佛教用语。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、幻术、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。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。 |
无妄之灾 | 无妄:意想不到的。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、牵连。 |
掉舌鼓唇 | 炫耀口才,夸夸其谈。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正身明法 | 端正自身,严明法纪。 |
杜绝言路 | 杜绝:断绝,阻塞;言路:进言之路。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,指不纳谏言。 |
宁为鸡口,不为牛后 | 牛后:牛的肛门。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|
旁征博引 | 旁:广泛;征:征求;博:广博;引:引证。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、例证。 |
投石问路 |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,先投以石子,看看有无反应,借以探测情况。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。 |
喜新厌旧 | 厌:厌恶。喜欢新的;厌弃旧的。多指用情不专一。 |
半路出家 | 半路:路途走到一半;指成年以后;出家:离家去当和尚、尼姑。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、尼姑或道士的。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。 |
知其不可而为之 |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。表示意志坚决。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。 |
古色古香 | (陈设、器物或艺术品)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古香: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。 |
弟子孩儿 | 弟子:歌妓,妓女。婊子养的。 |
漫不经心 | 漫:随便;不受约束;经心:在意;留心。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;随随便便;不在乎。 |
孝子贤孙 |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泛指有孝行的子孙。 |
休戚是同 | 休:欢乐,吉庆;戚:忧愁;是:语助词。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同甘共苦。 |
兵微将寡 | 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 |
珠还合浦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斗南一人 |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 |
热气腾腾 | 热气:温度高的气体;腾腾: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。原意为热气盛大。比喻情绪高涨;气氛热烈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欢聚一堂 |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。 |
首尾两端 | 两端:拿不定主意。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