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成语词典咫尺之书咫尺之书的意思
zhǐchǐzhīshū

咫尺之书




咫尺之书

意思解释

基本解释书信。古代书写用木简,信札之简长盈尺,故称。

出处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,暴其所长于燕,燕必不敢不听从。”宋·苏洵《上欧阳内翰第一书》:“欲徒手奉咫尺之书,自托于执事,将使执事何从而知之,何从而信之哉?”

例子闻得钱騕智勇足备,明公若驰咫尺之书,厚具礼币,只说越州贼寇未平,向董昌借钱騕来此征剿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二十一卷


基础信息

拼音zhǐ chǐ zhī shū

注音ㄓˇ ㄔˇ ㄓ ㄕㄨ

繁体咫尺之書

感情咫尺之书是中性词。

用法作宾语;指书信。


字义分解

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

※ 咫尺之书的意思解释、咫尺之书是什么意思由普词查(pmcha.com)提供。

相关成语


成语 解释
一叶知秋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。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。
骨肉分离 骨肉:指父母兄弟等亲人。比喻亲人分散,不能团聚。
帮倒忙 指主观上想帮忙,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。
有胆有识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。
黄台之瓜 黄台:指《黄台瓜辞》,为唐李贤所作,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。比喻不堪再摘。
狐死首丘 首丘: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。传说狐狸将死时,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。比喻不忘本。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。
费尽心机 心机:心思;计谋。指用尽了心思。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。
年少无知 年纪小,不懂事。
空谷传声 谷:山谷。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;立即可以听到回声。比喻很快有所反响。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眼红:激怒的样子。仇敌碰在一起,彼此更加激怒。
擦肩而过 擦:挨。挨着肩而溜走。指没有抓住机会。
通都大邑 都:都市;邑:城。四通八达的大都会、大城市。
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经纬天地 经:丝织品的直线;纬:丝织品的横线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经营天下,治理国政。
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。铁树:也叫苏钱;常绿乔木;好多年才开一次花。
令人满意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。
半夜三更 三更:旧时一夜分为五更;半夜子时为三更;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要静止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
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斗南一人 斗南:北斗星以南。指天下,海内。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。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。
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
断章截句 不顾上下文义,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,而弯曲原意。断、截:割裂。
出师不利 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
扣人心弦 扣:敲打。心弦: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。也作“动人心弦”。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。
超凡入圣 凡:凡人;普通人。超越凡俗;进入圣贤境界。后来多指学术、技艺、修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。
满天飞 形容到处都是。亦作“满空飞”。
冠履倒易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,尊卑不分。
变化无方 方:方向,引申为准则。善于变化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程式。形容行动不因循守旧,变化多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