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以待亡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待:等待。坐着等死。形容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。
出处梁启超《政闻时言·读宣统二年十月三日上谕感言》:“人心风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,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为足患。”
例子郁达夫《杭州》:“铩羽归来,正好在此地偷安苟活,坐以待亡。”
基础信息
拼音zuò yǐ dài wáng
注音ㄗㄨㄛˋ 一ˇ ㄉㄞˋ ㄨㄤˊ
感情坐以待亡是贬义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等死。
近义词坐以待毙、坐而待毙、坐而待弊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遏恶扬善(意思解释)
- 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(意思解释)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释)
- 反唇相稽(意思解释)
- 命中注定(意思解释)
- 如臂使指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自强不息(意思解释)
- 照葫芦画瓢(意思解释)
- 暴取豪夺(意思解释)
- 正人君子(意思解释)
- 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(意思解释)
- 讨价还价(意思解释)
- 胡子拉碴(意思解释)
- 著手成春(意思解释)
- 将夺固与(意思解释)
- 春去冬来(意思解释)
- 离奇古怪(意思解释)
- 念兹在兹(意思解释)
- 金口木舌(意思解释)
- 气味相投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丰功伟绩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诸如此类(意思解释)
- 麻木不仁(意思解释)
- 老牛舐犊(意思解释)
- 暴露无遗(意思解释)
※ 坐以待亡的意思解释、坐以待亡是什么意思由普词查(pmcha.com)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刚正不阿 | 刚:刚直;直:正直;不阿:不逢迎。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。 |
披肝沥胆 | 披:披露;沥:滴下。露出肝脏;滴出胆汁。比喻真心对待;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十分忠诚。 |
夸大其词 | 词:言论。语言夸张;超过事实。 |
旦夕之间 | 旦:早晨。夕:晚上。早晚之间,形容在很短时间内。 |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 |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,享受在天下人之后。比喻吃苦在前,享受在后。 |
如履薄冰 |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。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。 |
前瞻后顾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看看前再看看后。有时形容顾虑过多,犹豫不决。 |
丑声远播 |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 |
大惑不解 | 惑:疑惑迷乱;解:理解。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。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;想不通;不可理解。 |
风流才子 | 风度潇洒,才学出众的人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反治其身 | 治:整治;身:身体;其身:自身。反而整治自身。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。 |
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死不开口 | 至死也不说话。指缄口不言 |
才高七步 | 形容才思敏捷。 |
千家万户 | 众多人家。 |
打退堂鼓 |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 |
无影无踪 | 踪:踪迹。形容完全消失;不知去向。 |
迷离惝恍 |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 |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 | 铄金:熔化金属;积毁:积累的毁谤;销骨:熔化骨头。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,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。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。 |
天作之合 |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。形容婚姻美满称心。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。 |
战不旋踵 | 旋:转。踵:脚后跟。打仗时不向后转。形容勇猛向前。 |
似曾相识 | 好象曾经见过。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。 |
束身受命 | 束身:约束自身,不放纵。比喻投案。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、听从命令。 |
轰轰烈烈 | 轰轰:像声词;形容巨大声响;烈烈:火焰盛燃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浩大;气势雄伟。 |
五花八门 |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。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。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。 |
头上末下 | 第一次,初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