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ǎoxué

小学



拼音xiǎo xué
注音ㄒ一ㄠˇ ㄒㄩㄝˊ

繁体小學
词性名词
港台國小 國民小學

小学

词语解释

小学[ xiǎo xué ]

⒈  对儿童、少年实行初等教育的学校。

primary school; elementary school;

引证解释

⒈  对儿童、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。我国 西周 即有小学,此前则名曰下庠、西序、左学等,其后亦名称不一。官学如四门小学、内小学,私学如书馆、乡塾。近代小学始于19世纪末。 《大戴礼记·保傅》“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,学小艺焉,履小节焉” 北周 卢辩 注:“小学,谓虎闈师保之学也……《白虎通》曰:八岁入小学,十五入大学是也。此太子之礼。 《尚书大传》曰:公卿之太子,大夫元士嫡子,年十三始入小学,见小节而履小义;二十而入大学,见大节而践大义。此世子入学之期也。又曰:十五年入小学,十八入大学者,谓诸子性晚成者,至十五入小学,其早成者,十八入大学。

《内则》曰:十年出就外傅,居宿於外,学书计者,谓公卿以下教子於家也。”
宋 朱熹 《<大学章句>序》:“人生八岁,则自王公之下,至庶人之子弟,皆入小学,而教之以洒扫、应对、进退之节,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之文。”
沈从文 《从文自传·辛亥革命的一课》:“民 三左右地方新式小学成立, 民 四我进了新式小学。”

⒉  汉 代称文字学为小学。因儿童入小学先学文字,故名。 隋 唐 以后为文字学、训诂学、音韵学之总称。
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古者八岁入小学,故《周官》保氏掌养国子,教之六书,谓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声、转注、假借,造字之本也。”
《隋书·经籍志》始以有关研究文字、训诂、音韵著作备于小学。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太炎先生 曾教我小学。”

⒊  犹小道。谓琐屑之学。

《陈书·傅縡传》:“顷代浇薄,时无旷士,苟习小学,以化蒙心,渐染成俗,遂迷正路。”

国语辞典

小学[ xiǎo xué ]

⒈  实施初级教育的学校。

〈说文解字序〉:「《周礼》八岁入小学·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。」
宋·赵升《朝野类要·卷二·称谓·神童》:「十岁以下能背诵,挑试一经或两小经则可以应补州县小学生。」

如:「国民小学」。

⒉  研究文字字形、字义及字音的学问。包括文字学、声韵学及训诂学等。

如:「朱骏声著有说文通训定声、小学识余等书。」

⒊  宋人称洒扫、应对、进退之类的仪节为「小学」。

宋·朱熹〈大学章句序〉:「若曲礼、少仪、内则、弟子职诸篇,固小学之支流余裔。」

⒋  小道,末流琐屑之学。

《陈书·卷三〇·傅縡传》:「顷代浇薄,时无旷士,苟习小学,以化蒙心,渐染成俗,遂迷正路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小学"的意思解释、小学是什么意思由普词查(pmcha.com)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初中最后一个春天各校冒雨去流花地区植树,我那些读附中、广雅的小学同学惊讶地发现,我已经变成三杠的大队委了。

2.5月20日下午,科利华小学举办第二届“欢乐岛阅读节”闭幕式,为阅读节画下了圆满的句号。

3.小学,我不知道用什么词去形容。六年来,好像没学到什么东西。曾经带着憧憬走进校园,而如今却要带着遗憾走出去,无论是谁都会不甘心吧。

4.她圆圆的脸,小小的鼻子上架着一副小学者似的眼镜,镜片后的大眼睛闪烁着充满智慧的火花,知道她是谁了吗对了,赵一菲。

5.小百货从小学画画,他画的每一幅画都是那么的惟妙惟肖。

6.上周五,主题为“消费精明眼之一瓶水的价格秘密”的金融知识讲座,走进了天河区冼村小学,给小学生们带去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课。

7.这几年故乡的变化很大,然而那座小学校却依然如故。

8.我转到亚林二小学两年多了,但我依然喜欢曾经教过我的亚林一小学的黄老师,他语言诙谐幽默,每次上课都把全班同学逗得哈哈大笑,但他讲得都很有道理,我们往往在笑的同时学到了知识,我很喜欢黄老师的讲课风格。

9.记者走访西北书城和广场书城看到,教辅书籍和儿童读本销量上涨明显,前来买书的多是中小学生和家长,亦皆是满载而归。

10.这本书是为小学生写的,书中讲的都是些粗浅的知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