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乐著作野步
[宋代]:苏轼
老来几不辨西东,秋后霜林且强红。
眼晕见花真是病,耳虚闻蚁定非聪。
酒醒不觉春强半,睡起常惊日过中。
植杖偶逢为黍客,披衣闲咏舞雩风。
仰看落蕊收松粉,俯见新芽摘杞丛。
楚雨还昏云梦泽,吴潮不到武昌宫。
(黄州对岸武昌县,有孙权故宫。
)废兴古郡诗无数,寂寞闲窗易粗通。
解组归来成二老,风流他日与君同。
老來幾不辨西東,秋後霜林且強紅。
眼暈見花真是病,耳虛聞蟻定非聰。
酒醒不覺春強半,睡起常驚日過中。
植杖偶逢為黍客,披衣閑詠舞雩風。
仰看落蕊收松粉,俯見新芽摘杞叢。
楚雨還昏雲夢澤,吳潮不到武昌宮。
(黃州對岸武昌縣,有孫權故宮。
)廢興古郡詩無數,寂寞閑窗易粗通。
解組歸來成二老,風流他日與君同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...〔
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 〕
唐代:
徐夤
暖气飘蘋末,冻痕销水中。扇冰初觉泮,吹海旋成空。
入律三春照,朝宗万里通。岸分天影阔,色照日光融。
波起轻摇绿,鳞游乍跃红。殷勤排弱羽,飞翥趁和风。
暖氣飄蘋末,凍痕銷水中。扇冰初覺泮,吹海旋成空。
入律三春照,朝宗萬裡通。岸分天影闊,色照日光融。
波起輕搖綠,鱗遊乍躍紅。殷勤排弱羽,飛翥趁和風。
清代:
顾太清
冒雪冲寒,崎岖路、马蹄奔走。望不尽、远山冠玉,六花飞凑。
碧瓦遥瞻心似剖,殡宫展拜浇杯酒。哭慈亲、血泪染麻衣,斑斑透。
冒雪沖寒,崎岖路、馬蹄奔走。望不盡、遠山冠玉,六花飛湊。
碧瓦遙瞻心似剖,殡宮展拜澆杯酒。哭慈親、血淚染麻衣,斑斑透。
宋代:
林干
台教源流远,高明绍梵音。扶桑红日近,华顶白云深。
清磬度山翠,黄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万法总惟心。
台教源流遠,高明紹梵音。扶桑紅日近,華頂白雲深。
清磬度山翠,黃花匝地金。三乘示方便,萬法總惟心。
明代:
何其伟
出郭愁真破,探春意独偏。乾坤风物外,消息杏花前。
野竹连荒径,娇莺掠舞筵。郊空呈万汇,幽兴亦悠然。
出郭愁真破,探春意獨偏。乾坤風物外,消息杏花前。
野竹連荒徑,嬌莺掠舞筵。郊空呈萬彙,幽興亦悠然。
明代:
王世贞
祖道春明三载强,宛如苏李赋河梁。君应食酒谈廷尉,我但登临忆侍郎。
一棹不妨衣带水,九秋谁拂蒯缑霜。祗园处处堪题石,莫遣青山负举觞。
祖道春明三載強,宛如蘇李賦河梁。君應食酒談廷尉,我但登臨憶侍郎。
一棹不妨衣帶水,九秋誰拂蒯缑霜。祗園處處堪題石,莫遣青山負舉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