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赵彦端的诗 > 点绛唇·途中逢管倅

点绛唇·途中逢管倅


[宋代]:赵彦端

憔悴天涯,故人相遇情如故。别离何遽。忍唱阳关句。

我是行人,更送行人去。愁无据。寒蝉鸣处。回首斜阳暮。

点绛唇·途中逢管倅鉴赏

  “别离何遽,忍唱《阳关》句!”久别重逢后却要分离,那种苦痛是难以表达的。他联想起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中“西出阳关无故人”的著名诗句。后来以此诗谱入乐府,名《阳关曲》,为送别之歌。但作者此时连唱《阳关》的心情也没了,为什么呢?因为他是客中送别,比王维居长安送友人西行时还更多了一层愁苦。因此,这两句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,引出“我是行人,更送行人去”的喟叹了。

  “愁无据。寒蝉鸣处,回首斜阳暮。”这无边无际的愁苦,该怎样形容呢?词人巧妙地将它融入于景物描写之中,用凄切的寒蝉和暗淡的夕阳光将它侧面烘托出来。“寒蝉鸣”为声,“斜阳暮”为色;前者作用于听觉,后者作用于视觉。这样通过声色交互而引起读者诸种感觉的移借,派生出无穷无尽的韵味来。

  纪昀评赵彦端《介庵词》说:“多婉约纤秾,不愧作者。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卷一九八)但此词婉约而不“纤秾”,通篇未用一纤秾词语,仅用的“阳关”一典也为一般读者所熟知;不失为一首风格淡雅而兼委曲的好词。

赵彦端简介

唐代·赵彦端的简介

赵彦端(1121~1175)字德庄,号介庵,汴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。工为词,尝赋西湖谒金门词,有“波底夕阳红湿”之句。高宗喜曰:“我家裹人也会作此”!……"乾道、淳熙间,(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)以直宝文阁知建宁府。终左司郎官。彦端词以婉约纤秾胜,有介庵词四卷,及介庵集十卷,外集三卷,均《宋史艺文志》并行于世。

...〔 ► 赵彦端的诗(196篇)

猜你喜欢

莪默绝句集译笺乙集 其四十二

近现代伯昏子

太上屈尊抟众杯,岂能尽破恣狂诡。芸芸手足美头颅,何爱造之何怒毁。

题谢孝子

清代赵良栻

娱亲仍著老莱衣,慈竹平安愿已违。北斗香焚虔午夜,西山景迫恋春晖。

诚通神鬼幽兰洁,梦入池塘寸草腓。十有八年如一日,抱铛孺慕等依依。

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

宋代李之仪

十年采石寄漂蓬,广济虽名寺亦空。将为新来有消息,依前山不结蓬笼。

重阳侍老人饮

宋代陈文蔚

九十慈亲鬓发播,今年菊早去年花。

一尊细说重阳事,似此清欢有几家。

颂古五十五首

宋代释绍昙

美如西子离金阙,娇似杨妃倚玉楼。

犹把琵琶半遮面,不令人见转风流。

雪中赏红梅奉次涯翁先生时邃翁携酒共饮怀麓堂二首 其二

明代邵宝

江南春色渺无涯,借得芳枝似酒赊。点染已经元老手,品题还许大方家。

丹心独对年年树,玉貌空传处处花。雪夜门深清梦远,敢将桃李向人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