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淮杂诗二十首·其一鉴赏

  秦淮河流贯南京城中,明末河畔歌馆舞榭特盛。公元1661年(清顺治十八年),王士禛以扬州推官奉命至南京谳狱,居河侧,感秦淮旧事,作此组诗,抒盛衰兴亡之感。诗流丽悱侧,情韵悠远。原作二十首,《渔洋精华录》删六首。此乃组诗之第一首,写作此组诗之缘由,奠定了组诗风格哀婉的基调。

  此诗以乐景抒哀情,由“肠断”两字可知作者怀着悲伤凄凉的心境来到了秦淮河边,虽是“雨丝风片”的春日,但在绵绵的细雨中,在潇潇的春风中,作者只感到了对秦淮河今昔对比的无限悲凉,浓艳的春光也安慰不了如残秋般的内心。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秦淮河凄凉萧条的哀伤感怀之情。

王士祯简介

唐代·王士祯的简介

王士祯

王士祯(1634—1711),原名王士禛,字子真、贻上,号阮亭,又号渔洋山人,人称王渔洋,谥文简。新城(今山东桓台县)人,常自称济南人,清初杰出诗人、学者、文学家。博学好古,能鉴别书、画、鼎彝之属,精金石篆刻,诗为一代宗匠,与朱彝尊并称。书法高秀似晋人。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。论诗创神韵说。早年诗作清丽澄淡,中年以后转为苍劲。擅长各体,尤工七绝。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,时人诮之为“清秀李于麟”,然传其衣钵者不少。好为笔记,有《池北偶谈》、《古夫于亭杂录》、《香祖笔记》等,然辨驳议论多错愕、失当。

...〔 ► 王士祯的诗(27篇)

猜你喜欢

离东坡后寄题义师上方

宋代强至

山水东阳富,僧居更翠微。

晴峰露秋骨,古树减烟围。

秋雨叹十解

宋代杨万里

霖霖滴滴未休休,不解教侬不白头。

却把穷愁比秋雨,犹应秋雨少於愁。

寄景虚林先生

明代韩上桂

海岳先生白玉姿,金缃紫帙映青丝。当阶时雨俄然足,入坐春风早自私。

蹭蹬一经元世业,沉吟五字是吾师。年来载酒知多少,好似侯芭数问奇。

桂太傅挽章 其二

明代罗洪先

金台初献策,彤管受咨询。宝剑虚知已,青刍愧古人。

十年操别鹤,千载著伤麟。日暮寒江上,孤云对白蘋。

梦觉闻香

元代方回

湖海余生在,桑榆暮景闲。

只堪娱老圃,焉用访名山。

送汤倅二首

宋代虞俦

别乘词锋不费磨,江山得助想经过。

离情柳色长亭暮,愁绪梅腮细雨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