郐下无讥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为之歌《陈》,曰‘国无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郐》以下无讥焉。”杜预注:“《郐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闻此二国歌,不复讥论之,以其微也。”后以“郐下无讥”言其微不足道。
出处《左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吴公子札来聘……为之歌《陈》,曰‘国无主,其能久乎!’自《郐》以下无讥焉。”杜预注:“《郐》第十三,《曹》第十四。言季子闻此二国歌,不复讥论之,以其微也。”
例子陈大樽《明诗选》于万历以下,如汤义仍、曹能始不愧作者,概置之郐下无讥之列,此则大误。清·陈田《明诗纪事辛签·曹学佺》
基础信息
拼音kuài xià wú jī
注音ㄎㄨㄞˋ ㄒ一ㄚˋ ㄨˊ ㄐ一
繁体鄶下無譏
感情郐下无讥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不值一提。
近义词自郐以下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冷若冰霜(意思解释)
- 夸大其词(意思解释)
- 亦复如是(意思解释)
- 无妄之灾(意思解释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释)
- 铁郭金城(意思解释)
- 晕头转向(意思解释)
- 陌路相逢(意思解释)
- 前瞻后顾(意思解释)
- 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(意思解释)
- 群龙无首(意思解释)
- 夫唱妇随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毁于一旦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百无一是(意思解释)
- 生死有命(意思解释)
- 千丝万缕(意思解释)
- 光前启后(意思解释)
- 尘外孤标(意思解释)
- 抱恨黄泉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急功近利(意思解释)
-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(意思解释)
- 白首之心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公子哥儿(意思解释)
- 胡支扯叶(意思解释)
※ 郐下无讥的意思解释、郐下无讥是什么意思由普词查(pmcha.com)提供。
成语接龙(顺接)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没颠没倒 | 指没分晓或纷乱的样子。 |
一部二十四史,不知从何说起 | 二十四史:清乾隆时刻《史记》等24部史书。比喻情况复杂,头绪繁多,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。 |
压岁钱 |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。 |
和风细雨 |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。本指自然现象;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。 |
兵荒马乱 | 兵、马:指战争;荒:荒乱。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。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;混乱的情景。 |
悬崖勒马 |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。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。勒:收住缰绳。 |
官僚主义 |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,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。 |
粗制滥造 | 粗:粗糙;滥:过多而不加以节制。原指产品制作粗糙;只求数量;不顾质量。现也泛指工作草率;不讲求质量。 |
抱恨黄泉 | 黄泉:人死埋葬的地下,指阴间。心怀遗憾离开人世,死有遗恨。 |
恐后争先 | 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 |
悲不自胜 | 胜:经受得住。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。形容伤感至极;情难自禁。 |
空手套白狼 | 徒手抓住白狼。指无本买卖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临危授命 |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。 |
反戈一击 |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刃;长柄;像矛。调转矛头;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。比喻掉转方向;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。 |
大起大落 | 大幅度地起落。形容变化大。 |
一棍子打死 |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。 |
挂冠归去 | 冠:帽子,这里指官帽。把官帽取下挂起来。比喻辞官回家。 |
池鱼之殃 |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。 |
一网打尽 |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。 |
国士无双 | 国士:国中杰出的人物。指国中独一无二的人才。 |
万家灯火 | 千家万户的灯光。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。 |
记忆犹新 | 犹:还;仍然。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;好像刚刚发生一样。形容印象极其深刻。 |
合从连衡 | 从:通“纵”;衡:通“横”。指联合抗敌。 |
大江东去 | 长江的水往东奔流而去。后借用为词牌名。多表示陈迹消逝,历史向前发展。 |
还淳反素 | 同“还淳反朴”。 |
尽付东流 | 比喻完全丧失或前功尽弃。 |
前所未闻 | 从来没有听说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