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冢歌
[清代]:潘世恩
九龙之麓梁溪旁,诗骨乃有名山藏。文字精灵一点埋不得,熊熊奕奕万丈腾光芒。
古今诗人代有几,大抵苍蝇附骥尾。啾啾啼出鲍家坟,至今寂寞荒烟里。
晴沙先生选诗一千一百有十人,残编断简堆积高于身。
何来贾生出奇计,瘗之石穴千载留其真。君不见,伯鸾不作长康死,名士风流长已矣。
白杨树下冢累累,地角天涯竟何是。精魂寄与残诗俱,萍聚沙抟偶然耳。
朽壤谁争牛耳盟,故鬼豪吟新鬼喜。我思英雄事业才人诗,一例皆欲流传之。
选家意见各区别,沧海岂必无珠遗。傥使欂栌杗桷供博采,安在单词只句不与风雅相扶持。
藓合苔封付岩薮,姓名零落知谁某。得无地下修文广额收,光怪不许人间有。
呜呼冢中诗魂兮听我歌,笔将汝扫墨汝磨,生前曷不驱吟魔。
龙蛇蚯蚓一抔土,贤愚同尽将如何。
九龍之麓梁溪旁,詩骨乃有名山藏。文字精靈一點埋不得,熊熊奕奕萬丈騰光芒。
古今詩人代有幾,大抵蒼蠅附骥尾。啾啾啼出鮑家墳,至今寂寞荒煙裡。
晴沙先生選詩一千一百有十人,殘編斷簡堆積高于身。
何來賈生出奇計,瘗之石穴千載留其真。君不見,伯鸾不作長康死,名士風流長已矣。
白楊樹下冢累累,地角天涯竟何是。精魂寄與殘詩俱,萍聚沙抟偶然耳。
朽壤誰争牛耳盟,故鬼豪吟新鬼喜。我思英雄事業才人詩,一例皆欲流傳之。
選家意見各區别,滄海豈必無珠遺。傥使欂栌杗桷供博采,安在單詞隻句不與風雅相扶持。
藓合苔封付岩薮,姓名零落知誰某。得無地下修文廣額收,光怪不許人間有。
嗚呼冢中詩魂兮聽我歌,筆将汝掃墨汝磨,生前曷不驅吟魔。
龍蛇蚯蚓一抔土,賢愚同盡将如何。
唐代·潘世恩的简介
潘世恩(1769-1854)清朝名臣。初名世辅,小字日麟,字槐堂,一作槐庭,号芝轩,晚号思补老人,室名有真意斋、思补堂、清颂。吴县潘氏先世为中原人,唐代有潘逢时为歙州刺史,因“居官有惠政,秩满,父老攀留,遂家于歙”。潘世恩六世祖潘仲兰自明代起由歙县北迁,落籍素享“风土清嘉、人文彬蔚”之誉的苏州。先撰,嘉庆间历侍读、侍讲学士、户部尚书。道光间至英武殿大学士,充上书房总师傅,进太子太傅。为官五十余年,历事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四朝,被称为“四朝元老”,与堂兄潘世璜、孙潘祖荫合称为“苏州三杰”,著有《恩补斋集》。
...〔
► 潘世恩的诗(9篇) 〕
清代:
陈维崧
万斛凉云泻。买蜻蛉、烟潭容裔,晴秋潇洒。黄叶村中行不远,隐隐前山精舍。
人已被、暗香萦惹。才见岩梅齐著粉,染西风、丛桂旋开也。
萬斛涼雲瀉。買蜻蛉、煙潭容裔,晴秋潇灑。黃葉村中行不遠,隐隐前山精舍。
人已被、暗香萦惹。才見岩梅齊著粉,染西風、叢桂旋開也。
宋代:
李之仪
何处又传金椀出,几人争看玉山颓。幽情不是风期旧,异境难从指顾开。
猿鹤已回尘外驾,烟云休造眼中衰。未妨一老同巾履,香火终年谢劫灰。
何處又傳金椀出,幾人争看玉山頹。幽情不是風期舊,異境難從指顧開。
猿鶴已回塵外駕,煙雲休造眼中衰。未妨一老同巾履,香火終年謝劫灰。
宋代:
王十朋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跻。雪深封佛垄,云暗锁桃溪。
流水无还有,乱山高复低。欲寻刘阮洞,归路恐成迷。
目逆神仙路,丹成未暇跻。雪深封佛壟,雲暗鎖桃溪。
流水無還有,亂山高複低。欲尋劉阮洞,歸路恐成迷。
:
刘摰
琳宫仙老鬓虽霜,不厌山头石径长。杖履更为他日约,姓名聊记旧碑旁。
琳宮仙老鬓雖霜,不厭山頭石徑長。杖履更為他日約,姓名聊記舊碑旁。
:
傅义
春秋八十忆征程,曾历崎岖大不平。腹贮麟经虔授业,心源鲤对夙通灵。
却因家世遭奇祸,谁惜书生是至诚。文字复能娱晚景,雍容风雅重词林。
春秋八十憶征程,曾曆崎岖大不平。腹貯麟經虔授業,心源鯉對夙通靈。
卻因家世遭奇禍,誰惜書生是至誠。文字複能娛晚景,雍容風雅重詞林。
明代:
祁顺
平生养亲知爱日,片心纯孝谁能识。别来三载又言旋,思向高堂奉颜色。
古言亲在不远游,侍养有违人子责。我怀圣善未许归,寸草难报三春德。
平生養親知愛日,片心純孝誰能識。别來三載又言旋,思向高堂奉顔色。
古言親在不遠遊,侍養有違人子責。我懷聖善未許歸,寸草難報三春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