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
[唐代]:李群玉
清远登高台,晃朗纵览历。濯泉唤仙风,于此荡灵魄。
冷光邀远目,百里见海色。送云归蓬壶,望鹤灭秋碧。
波澜收日气,天自回澄寂。百越落掌中,十洲点空白。
身居飞鸟上,口咏玄元籍。飘如出尘笼,想望吹箫客。
冥冥人间世,歌笑不足惜。朅来罗浮巅,披云炼琼液。
谢公云岑兴,可以蹑高迹。吾将抱瑶琴,绝境纵所适。
清遠登高台,晃朗縱覽曆。濯泉喚仙風,于此蕩靈魄。
冷光邀遠目,百裡見海色。送雲歸蓬壺,望鶴滅秋碧。
波瀾收日氣,天自回澄寂。百越落掌中,十洲點空白。
身居飛鳥上,口詠玄元籍。飄如出塵籠,想望吹箫客。
冥冥人間世,歌笑不足惜。朅來羅浮巅,披雲煉瓊液。
謝公雲岑興,可以蹑高迹。吾将抱瑤琴,絕境縱所适。
唐代·李群玉的简介
李群玉(808~862),字文山,唐代澧州人。澧县仙眠洲有古迹“水竹居”,旧志记为“李群玉读书处”。李群玉极有诗才,他“居住沅湘,崇师屈宋”,诗写得十分好。《湖南通志·李群玉传》称其诗“诗笔妍丽,才力遒健”。关于他的生平,据《全唐诗·李群玉小传》载,早年杜牧游澧时,劝他参加科举考试,并作诗《送李群玉赴举》,.但他“一上而止”。后来,宰相裴休视察湖南,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。他“徒步负琴,远至辇下”,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“三百篇”。唐宣宗“遍览”其诗,称赞“所进诗歌,异常高雅”,并赐以“锦彩器物”,“授弘文馆校书郎”。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,死后追赐进士及第。
...〔
► 李群玉的诗(218篇) 〕
唐代:
钱起
少年从事好,此去别愁轻。满座诗人兴,随君郢路行。
蒹葭侵驿树,云水抱山城。遥爱下车日,江皋春草生。
少年從事好,此去别愁輕。滿座詩人興,随君郢路行。
蒹葭侵驿樹,雲水抱山城。遙愛下車日,江臯春草生。
宋代:
韦骧
花似新鹅色泽均,萼如柘茧乱纷纷。更临返照遥凝目,翠幄无端惹瑞云。
花似新鵝色澤均,萼如柘繭亂紛紛。更臨返照遙凝目,翠幄無端惹瑞雲。
明代:
朱纯
旭日动沧溟,楼高曙色明。烟霞千嶂合,钟鼓半空鸣。
天阔淮山迥,云连越树平。凭高屡回首,不尽望乡情。
旭日動滄溟,樓高曙色明。煙霞千嶂合,鐘鼓半空鳴。
天闊淮山迥,雲連越樹平。憑高屢回首,不盡望鄉情。
明代:
释今无
高无山势冷无秋,碛阔空低揽客愁。去马不嘶霜箭急,征鸿频过羽声稠。
飘多白雪光偏厚,涷尽黄河影不流。南国明珠应可惜,逢人只是暗中投。
高無山勢冷無秋,碛闊空低攬客愁。去馬不嘶霜箭急,征鴻頻過羽聲稠。
飄多白雪光偏厚,涷盡黃河影不流。南國明珠應可惜,逢人隻是暗中投。
:
金幼孜
忆过彭蠡看庐山,九叠云屏倚翠鬟。今日看图山更好,似闻飞瀑落云间。
憶過彭蠡看廬山,九疊雲屏倚翠鬟。今日看圖山更好,似聞飛瀑落雲間。
宋代:
陈普
面黑头黄味似饴,孔明伐贼妾蚕机。
生前桑拓八百树,死后甘棠四十围。
面黑頭黃味似饴,孔明伐賊妾蠶機。
生前桑拓八百樹,死後甘棠四十圍。